諾那.華藏精舍
x
SKYXY客服
x
思維各種喻義而修無常( 三) | skyxy
快速建站
︿
TOP
首頁 > 感恩的心.廣植福田 > 文章內容
思維各種喻義而修無常( 三)
12/20/2018 11:20:02 AM
瀏覽數:820
Cogito Ergo Sum
  《諸法集要經》云︰「若年少衰老,或貧乏富足,及在家出家,為死所勾攝。若快樂苦惱,或有德無德,淨行非淨行,為死所勾攝。若持戒毀戒,或智者愚夫,乃至尊及卑,為死所勾攝。若天若地獄,或餓鬼畜生,醒覺及惛迷,為死所勾攝。若生於欲界,或住色界者,無色亦復然,為死所勾攝。三界六道,有生必有死;生命的最後邊際是死亡,亦即「生際必死」。
 
  自第八識攬父精母血二渧伊始,生命即搭上時光列車,迅速奔向死亡。無論何人,縱然擁有高不可攀的權位、撼山拔樹的威勢、富可敵國的身價、沉魚落雁的美色,當死亡猝然降臨之時,亦絲毫無法迴避,如云︰「閻王注定三更死,定不留人到四更。」油盡燈枯之際,現世引以為豪的種種能力與受用,不僅無法挽回或延長一剎那的壽命,甚至連瞬間選擇接受與否的機會也沒有,只能形單影隻、赤手空拳地離開人世,如《出曜經》云︰「猶如死囚,將詣都市,動向死道,人命如是。」生前苦心經營的各種世間法終將全部消隱,無論財物、五欲受用,或者親眷、徒眾部屬,乃至自己最珍愛、呵護的身體,即便再怎麼依依不捨,在死時都不得不拋下,一丁點都帶不走,如《入行論》云︰「設得多利養,長時享安樂,死如遭盜劫,赤裸空手還。」又云︰「臨終彌留際,眾親雖圍繞,命絕諸苦痛,唯吾一人受。魔使來執時,親朋有何益?唯福能救護,然我未曾修。面對死亡的無助,除了過去修學正法、行持善業所積累的福德之外,其他一切都派不上用場。


  有些人活著的時候,錦衣玉食、朱輪華轂、位尊勢大、姿容絕代,看起來十分體面,令人神往;然而一旦氣絕,其屍體冷冰冰地擺在床榻,卻讓人望而生畏,目不忍睹。此時臉色鐵青、四肢僵硬、渾身發臭的屍體,其實就是生前的身體,只不過死前的身體有一息尚存罷了。《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》云︰「人命短促不久留,如水上泡起尋滅;出息入息眠睡間,念念恒謝常衰滅。不久便當見磨滅,皮肉臭爛甚可惡,青瘀脹壞膿血流,虫蛆唼食至枯竭,髮毛爪齒各分散,風吹日曝漸乾盡。當知此身不堅牢,無量眾苦所積聚;是故賢聖諸智人,皆觀斯過咸棄捨。」現代人死了之後,經過更衣、化妝,遺體看起來都非常端莊整齊;若在藏地的尸陀林,近距離觀察死屍自腐爛以至成為白骨,則能發現十種不淨相。此十種現象即︰一、膨脹相︰命終後屍體漸漸膨大,如吹滿風的皮囊。二、青瘀相︰屍體變色,肌肉隆起處呈暗紅色,膿所積聚處呈白色,其餘呈青紫色,如被青衣所纏。三、膿爛相︰血肉破壞之處流出膿來,令人心生嫌惡。四、斷壞相︰屍體從中央剖開,或肢解而尚未離開。五、食殘相︰屍體曝露荒郊野外,為野狗、野干、鷹鳥食噉。六、散亂相︰屍體肢解,一處是手,一處是腿,另一處是頭,四處散亂橫置。七、斬斫離散相︰屍體為刀所砍而肢節散亂橫置。八、血塗相︰屍體為血所塗污,或流出的血四處沾污。九、蟲聚相︰屍體腐爛,為蛆蟲所附。十、骸骨相︰屍體已枯,只剩白骨。《法集要頌經》云︰「江河無停止,駛流去不迴;保惜膿漏軀,雖戀不能住。四大聚集身,無常詎久留?地種散壞時,神識空何用?」生前費盡心思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照顧、疼惜這個色身,餵養這個五蘊所成的「我」;只要稍有不適,便心神不寧,半刻也難以忍受。但死的時候,便溺盡洩,眼張嘴開,滿面塵垢,屍身只有幾張布被包裹著。這樣令人作嘔的臭皮囊,又有什麼值得耽執的呢?欲斷除對身體的執著,唯有將此短暫的幻化之軀用於修持正法。

  現今有些當家作主的人認為︰「萬一將來我有個好歹,我的家人就會挨餓受凍,或者被冤家所害,也可能遭遇不測;他們現在所擁有的幸福與受用,都要依靠我才能得到,絕不能沒有我。」因為心中強烈的責任感,讓他們對家人一生牽腸掛肚,家中大小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。特別是許多為人父母者,半世蹉跎為子女,兩鬢斑白已成霜,到老還是放心不下。事實上,在他們嚥下最後一口氣,經過數日的治喪與一段時間的弔祭,等到遺產分配妥當之後,子女也就問心無愧了;再過幾年,他們已然淡出了子女的腦海,成為塵封記憶裡的模糊人影。俗云︰「月過十五光明少,人到中年萬事休;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與兒孫作馬牛。」天下父母心,為子孫謀福利,本是人之常情;但與其留下有限的財物資產給子孫,不如自己勤修正法,讓子孫耳濡目染,懂得如何培養受用不盡的善根福德因緣。
 
  《坐禪三昧經》云︰「誰能知死時,所趣從何道?譬如風中燈,不知滅時節。」《雜阿含經》又云︰「壽命甚促,轉就後世,應勤習善法,修諸梵行。無有生而不死者,而世間人不勤方便專修善法、修賢修義。業風吹動,獨自浪跡中陰時,色身不能恃,財產不能贖,親朋不能救,唯有正法是歸處,能夠資助後世安樂。學佛行者如能正視無常,時時想到死之將至,警覺到死無定期,認識到死時除法而外,餘皆無益,如此心中就會生起緊迫感,注意用功而不放逸。一旦面對死亡,下等死而無憾,中等死而無畏,上等死而歡喜。
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
留言給作者
不公開此留言     登入即可留言
讀者留言
載入更多留言
文章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