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那.華藏精舍
x
SKYXY客服
x
思維各種喻義而修無常(一) | skyxy
快速建站
︿
TOP
首頁 > 感恩的心.廣植福田 > 文章內容
思維各種喻義而修無常(一)
10/29/2018 7:16:02 AM
瀏覽數:1135
Cogito Ergo Sum
  《大遊戲經》云︰「三有無常如秋雲,眾生生死等觀戲。眾生壽行如空電,猶崖瀑布速疾行。」三界的無常,就如同秋天瞬息萬變的白雲蒼狗;眾生的生死,就像觀看一場戲劇一般。眾生的壽命,更像虛空中的閃電,剎那即逝;也如同懸崖上的瀑布,迅速地向下奔流。如是依多種比喻具體觀察身邊種種事例,可以發現無一不呼應「諸行無常」此一顛撲不破的真理。若能數數向內思維,則能粉碎我們對於現世的各種貪執,從而生起出離心。古德云︰「粥去飯來,莫把光陰遮面目;鐘鳴板響,常將生死掛心頭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行住坐臥一切處,見聞覺知一切境,皆應時時觀照無常。
  於此住劫當中,從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及《長阿含經》的記載可以得知︰劫初之時,空中並無日月星辰,人類「肢體圓滿,諸根無缺;形色端嚴,身帶光明,騰空自在;飲食喜樂,長壽久住」,其生活之幸福堪與諸天相媲美。然而,由於人們的執著日漸猛利,身心愈發粗濁,欲望也持續上揚。隨著人類兩性關係的確立,產生了婚姻家庭;因婚姻家庭蓬勃發展,人們開始建造屋舍,城邦鄉鎮也隨之興起。人類進入家庭生活之後,便進一步屯積糧食、財產,從此形成了私有財產的觀念。當私有財產制出現,接踵而來的是頻繁的竊盜行為——因貪起盜,心怖刑罰,妄語矯飾。人們的貪婪與瞋恨一發不可收拾,造成彼此的對立與爭執。放縱煩惱,身口意行諸不善的結果,使得人類的壽命、身高及福報由盛轉衰,每況愈下。於各中劫中之減劫,人壽每減至十歲,三災即出現︰刀兵災者,是時人為非法貪染污相續,瞋毒增上,相見便起猛利害心,隨手所執皆成利刃,各逞兇狂,互相殘害,經七日方止;刀兵災後起疾疫災,非人吐毒,疾病流行,遇輒命終,難可救療,不聞醫藥之名,時經七月七日方止;疾疫災後起饑饉災,天龍忿責,不降甘雨,既無支濟,人多命終,經七年七月七日乃止。小三災過後,人類幾乎滅絕,後有彌勒菩薩所化現的智者為倖存的人們講示斷除殺生的方法。此時人類皆懷慈心,不再彼此殘害,於是人們的色身福報轉增,人壽也從十歲漸增至二十歲。此後人壽漸次增上,直至八萬歲時,彌勒菩薩自兜率天下生於人間,於龍華樹下成佛,三度說法,度盡上中下三根之眾生。經過這樣往返增減十八次(即十八個小劫)之後,至人壽可達無量歲時,樓至佛出世,住世壽量及利生事業是之前賢劫千佛的總和,至為廣大。樓至佛涅槃後,賢劫結束,整個大劫進入壞滅時期。之後,因眾生共業驅使,世界又積聚成形,有了器界、情界,反覆依著成、住、壞、空的過程,盛衰往復,周而復始漫漫無盡的劫海所呈現的萬象,始終是無常的幻化,毫無實義。
  古德云︰「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。一年四季的更替是我們眼前顯而易見、有目共睹的事實。從「千里鶯啼綠映紅」的春天,到「雨停荷芰逗濃香」的夏天;從「霜葉紅於二月花」的秋天,到「木落水盡千崖枯」的冬天。隨著四季「暑往寒來春復秋」,人們也順應天時,春耕夏耘,秋收冬藏。四季移轉之相,如是相續而生。在四季分明的地區,更能感受到時節次第變化的景象差異。雖然大自然「以鳥鳴春,以雷鳴夏,以蟲鳴秋,以風鳴冬」提醒我們,但因我們從小就能感知四季的變化,故往往對季節的遞嬗已經司空見慣而覺得理所當然,忘了這就是自然界透露給我們的生命真相——無常。古人說︰「春也萬物熙熙焉,感其生而悼其死;夏也百草榛榛焉,見其盛而知其闌;秋也嚴霜降兮,殷憂者為之不樂;冬也陰氣積兮,愁顏者為之鮮歡。」從四季演變之相,可以讓人敏銳地聯想到自己與眾生的壽命也是無法常住的。童年時期如春天,活力盎然;青年時期如夏天,熱烈奔放;中年時期如秋天,沉穩成熟;老年時期如冬天,暮景殘光。一期生命的不可逆猶如四季的遷變,時序不停地輪轉,壽命也不斷流逝,一去不返。春夏秋冬「四時更變化,歲暮一何速」,月之陰晴圓缺,日之晨午暮夜,亦復如是。詩人朱自清說︰「洗手的時候,日子從水盆裡過去;喫飯的時候,日子從飯碗裡過去;默默時,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。」金烏似箭,玉兔如梭,沒有哪一個剎那會因我們的挽留或請求而止步不前,只有無常與我們形影不離,隨時可能出其不意地把我們轟得暈頭轉向。因此,世界一切事物無不屬於變易的幻相,猶如泡影聚沫,沒有絲毫堅實可靠。
  無論宏觀的視野或微觀的考察,長至劫海,短至剎那,宇宙萬有莫不隨著時間的奔馳而歷經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生生滅滅,滅滅生生。古人說︰「夫天地者,萬物之逆旅;光陰者,百代之過客。而浮生若夢,為歡幾何?」老子觀道,固興「天地尚不能久,而況於人乎」之感;孔子臨川,猶有「逝者如斯夫,不捨晝夜」之嘆。此中如何勘破?當如恩師所開示︰「人生大夢,與眠中之夢完全一樣,不過人生之夢較長而已。雖然人生有數十年,甚至百年,但就永恆而言,亦屬剎那,過隙無蹤。是故當須覺醒,了知一切都是夢境。既知是夢,即於世間諸境無所分別愛惡取捨,我執日減,而契入如如不動之實相。
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
留言給作者
不公開此留言     登入即可留言
讀者留言
載入更多留言
文章列表